
1. 布局优先:动线与尺寸
卫生间的布局需以“高效动线”为原则。常见布局有干湿分离(二分离/三分离)、一字型和L型。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.9米,淋浴区宽度建议≥0.8米。马桶前方至少留出45cm活动空间,洗手台高度通常为80-85cm(需根据使用者身高调整)。若空间有限,可考虑壁挂马桶或折叠门节省面积。
2. 防水工程:隐蔽层的重中之重
防水是卫生间装修的“底线”。墙面防水至少刷到1.8米高(淋浴区),干区墙面建议30cm以上。闭水试验需持续48小时,并检查楼下天花板无渗漏。推荐使用柔性防水涂料,阴角处加铺无纺布防开裂。地漏周边、管道根部需重点处理。
3. 材料选择:平衡防滑与颜值
-
地面:首选防滑砖(摩擦系数≥0.6),哑光面或凹凸纹理更安全。小空间建议用300×300mm小规格砖,坡度找平至地漏(2%-3%倾斜)。
-
墙面:亮面瓷砖可提升采光,但需注意缝隙填缝剂防霉(建议环氧彩砂)。
-
吊顶:铝扣板检修方便,若用石膏板需选防水型号并预留检修口。
4. 细节设计:提升使用体验
-
灯光:镜前灯避免顶光直射,色温4000K中性光显色更真实。可增设壁龛辅助照明。
-
收纳:利用壁龛、镜柜、马桶上方空间做垂直收纳。避免金属架生锈,可选ABS材质。
-
五金件:龙头、花洒选铜芯陶瓷阀芯,地漏建议深水封防臭型。
5. 个性化需求:适配生活习惯
结语
卫生间装修是“功能美学”的典型实践,设计师需在有限空间内整合安全、清洁、收纳等多重需求。前期规划越细致,后期体验越舒适。